回應內容 |
回應者 |
|
第一次學習效果評量剛結束,在社會課和學生討論記憶方法時,孩子們提供了不少自己的記憶方法。這讓我聯想到廣播中所提的普林斯頓超強記憶法,我沒有想打廣告,也不知道這種方法如何使用,有沒有效,只是想到:會不會有些學生需要補救的是記憶的策略? |
|
2011/4/24 PM 02:59:34 / 118.161.220.177 |
|
|
吳莉娟 |
|
不知道雅琪是否可以提供一些特教的教學策略,我想應有不少可應用在補救教學的策略吧。 |
|
2011/4/24 PM 03:17:33 / 118.161.220.177 |
|
|
吳莉娟 |
|
記憶能力不足時增進記憶能力的可用策略:
· 組織法:將學習的教材依內容順序、程度深淺、有結構的組織起來。
· 聯想法:將無意義的教材內容做有意義的聯結,或是做趣味性的聯結。
· 分割法:將教材內容簡化分為數個部分分開學習。
· 整體-部份法:先學整體的教材,在分項仔細學習。
· 彙集演練法:過度學習、複誦法。
· 敘述法:記憶時以敘述的方式協助記憶教材內容。
· 運用想像法(視覺化):呈現視覺化的教材、過去的視覺經驗來協助理解或幫助記
憶。
· 辨認學習:透過相似或相反的辨認活動來加強學習。
· 圖片記憶:運用圖片來協助學習。
以上資料來源有愛無礙網站 |
|
2011/4/25 PM 04:13:20 / 210.240.62.15 |
|
|
陳雅琪 |
|
有過運用想像法(視覺化)教學生記憶字,例如特-牛在寺廟旁邊,寺廟是吃素的,但是牛是動物,所以很"特"別. |
|
2011/4/25 PM 04:17:27 / 210.240.62.15 |
|
|
陳雅琪 |
|
謝謝雅琪提供具體的記憶策略,應該可以幫助一些孩子。 |
|
2011/4/27 PM 05:00:55 / 210.240.62.31 |
|
|
吳莉娟 |
|
這學期在地方報曾經看到一則有關記憶訓練的消息,好像是北昌國小邀請講師,將記憶方法傳授給老師,看來,記憶法確時對學生有益喔! |
|
2011/4/30 PM 04:21:48 / 118.160.203.80 |
|
|
吳莉娟 |
|
教學最大的考驗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下,讓「一群」孩子能有效學習。提供以下幾點我的看法:
(一) 老師要先了解對象(學生),並在上課前設定好教學目標與方法,若分科或拆班時課程內容就要再調整過,依照教學對象的情況調整。這個部分在第一次接觸學生時會比較困難,只能依據相關資料來判斷,如學生上過哪些課、學習障礙否、學習紀錄、導師會談經驗等。
(二) 應用各種增強法:圖片、影片(視覺)增強法、音樂、音效(聽覺)增強法、情境故事增強法、組織關連增強法等...,當然這要考慮到教材的適切性、準備、時間等問題。
(三) 策略上建議「提升互動性」,教學若沒有互動就成為單向的講演,常見的互動:
- 請大家跟著老師做:學習的基本就是模仿行為,正確的演練能幫助學習成效,也可藉以提升學生專注力。
- 請兩位(或以上)學生一組相互練習
- 請大家回答問題:最常見的互動方式,問題的設計又是另一門學問,重點是從中初步了解整體學習情況、學習精神。
- 請某一位同學回答問題
- 應用課堂學習單工具
- 請小組合作討論學習主題或開放性議題
- 請小組分工合作達成學習目標
- 安排小組發表活動
- .....
方法實在很多,所以教學才需要作設計,在學生填寫學習單、小組活動時就是老師的機動時刻,趕快針對需要特殊輔導的學生下去個別化教學一下....,其實老師要照顧「一群」學生是很忙碌的。
|
|
2011/4/30 PM 07:14:48 / 220.142.118.173 |
|
|
張鑫聖 |